來源:www.litongad.com 點擊量:載入中...
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藝流程大致可以分為粗加工、熱處理(淬火、調質)、精磨、電加工、鉗工(表面處理)和組配加工。本文將詳細介紹零件的磨削加工、表面處理和組配加工三個工序。
3. 零件的磨削加工
磨削加工采用的機床主要有平面磨床、內外圓磨床及工具磨具三種類型。精加工磨削時要嚴格控制磨削變形和磨削裂紋的產生,即使是十分微小的裂紋,在后續的加工使用中也會顯露出來。因此,精磨的進刀要小,冷卻液要充分,尺寸公差在0.01mm以內的零件要盡量恒溫磨削。由計算可知,300mm長的鋼件,溫差3℃時,材料有10.8μm左右的變化,10.8=1.2×3×3(每100mm變形量1.2μm/℃),各精加工工序都需充分考慮這一因素的影響。
4. 表面處理
零件表面在加工時留下刀痕、磨痕是應力集中的體現,是裂紋擴展的源頭。因此在加工結束后,需要對零件進行表面強化,通過鉗工打磨,處理加工隱患。對工件的一些棱邊、銳角和孔口進行倒鈍。一般地,電加工表面會產生6-10μm左右的變質硬化層,顏色呈灰白色,硬化層脆而且帶有殘留應力,在使用之前要充分消除硬化層,使用表面拋光的方法,打磨去掉硬化層。
5.組配加工
在磨削加工、電加工過程中,工件會有一定磁化,具有微弱磁力,十分容易吸著一些小東西,因此在組裝之前,要對工件作退磁處理,并用乙酸乙脂清洗表面。組裝過程中,先參看裝配圖,找齊各零件,然后列出各零件相互之間的裝備順序,列出各項應注意事項,然后著手裝配模具,裝配一般先裝導柱導套,再裝模架和凸凹模,然后再對各處間隙,特別是凸凹模間隙進行組配調整,裝配完成后要進行模具檢測,寫出整體情況報告。
上一個:暫無
下一個:模具制造的精加工工序(一)